机械-中国出版业,警惕2006(四)
创新出版发展模式 在“1015”乃至更长时间,创新出版发展模式,转变出版增长方式,提高出版发展质量,全面调和延续发展出版产业,是关系到出版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发展需要新模式 创新出版发展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信息1体化、媒体多元化的发展,是创新出版发展模式的国际背景。党的106大关于文化产业理论的提出,和根据这1理论推动的出版改革,特别是我党关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调和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对出版产业发展的规定,决定了出版发展进入了创新发展模式的新阶段购买了违法建筑强拆有赔偿吗,决定了出版发展进入了重大发展机遇期和转型发展期。 创新出版发展模式,是解决影响出版生存发展问题的根本前程。影响创新出版发展模式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是导致增长方式不公道的体制性障碍没有根本性转变;2是战略缺失,核心竞争力没有得到确立和实行;3是出版资源配置同质化,产品结构同质化问题严重,集约高效的出版方式没有确立;4是创新不足,在出版产业发展上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均显得薄弱;5是出版产业链和产业经营秩序不健全,制度体系残缺,诚信束缚缺失,产业经营风险聚集到出版环节。出版产业存在着粗放经营、低水平、低收益、创新差的表现。解决这些问题,是创新出版发展模式的条件条件。 创新出版发展模式,也是出版发展的逻辑和一定结果。我国的出版经历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事业性的传统出版发展模式,到20世纪810年代寻求数量范围的发展模式,再到20世纪910年代的强调质量效益的发展模式。这些在本质上还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出版发展已进入了品牌经营、核心竞争力竞争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的出版产业的发展,显现出了出版资源整合、现代企业制度、战略竞争、市场化机制、品牌人才创新发展模式的新趋势。 在创新出版发展模式上存在着机遇和挑战。这既存在着创新发展的发展趋势,也存在着产业经营发展的危机因素;既存在着1些出版发行企业做大做强的历史机遇,也存在着1些出版发行企业面临倒闭的挑战。正如伏尔泰所说:“创新是时期精神,谁不具有这类精神,谁就要承担时期的全部不幸。” 新思路构建新模式 新的发展思路是构建发展新模式的思想认识条件。新的发展思路是在对出版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如今,出版发展显现出了以下新的变化:第1,纸介质图书的地位遭到挑战。电子图书和在线、数字服务显现强劲发展,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空间,腐蚀了传统媒体的利润,开始了从纸介质到电子介质的发展转变进程,书籍数字化是出版的未来;第2,从粗放经营,数量范围经营到品牌经营、战略经营、人才经营、创新经营,构建核心竞争力,争取可延续性发展;第3,从综合性的多元产品经营到特点定位、专业发展和专业化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第4,从泛化的市场经营、读者服务到市场细分、差异化经营、客户经营、个性化服务;第5,从出版企业经营到出版产业经营和媒体产业经营;第6,从区域经营到全球视野的经营。 出版产业产生的种种变化,标志着出版产业开始从传统出版发展模式向现代出版发展模式转变。预示着出版产业发展进入了1个重要的转型发展期。这个转型发展期是以深化改革、资源整合、战略发展、特点经营为主线,显现出以下几个发展特点:1是资源整合发展的新格局。这包括社会出版资源整合、出版产业资源整合、出版企业资源整合、媒体产业资源整合和世界出版资源整合。资源整合的主要方式是重组、吞并、收购等,而出版区域性整和与企业的整合是以重塑核心竞争力来进行的。资源整合的结果是优越劣汰,构成大的出版企业团体和特点发展的中小出版企业;2是调解结构发展的新道路。调解出版产业结构,调解出版产业所有制结构,调解出版产品结构,调解出版产业人才结构,调解出版产业市场结构等,均是调解结构的题中应有之义;3是现代出版企业的新制度。出版社从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再到现代出版企业制度,这是出版企业体制机制发展的逻辑和结果;4是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产业化发展的一定选择;5是人才品牌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创新发展、特点经营、品牌发展、集约高效、人才立社、智慧营销、全球视野是新模式的要素条件开发商有权强拆吗。 创新出版发展模式的微观基础是出版社。出版社发展模式的创新,应当主要掌握以下几点:1是科学定位农村房屋为什么不司法强拆。这是规定、制约出版发展模式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是特点发展、特点立社的关键;2是转变机制。要根据定位、发展战略进行组织结构的调解,进行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进行出版资源的重新配置;3是调解结构。根据定位发展、市场需求、差异经营的要求,坚决进行结构调解,力求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集约高效;4是创新发展。避免重复选题,避免同质化竞争,努力策划、经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书;5是品牌经营。培养品牌、经营品牌、延续发展品牌,是立社之本、发展之策;6是集约高效。摆脱粗放发展,走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要经太长时间的努力;7是延续性发展。概括地说,科学发展,全面、调和、可延续性发展,是创新出版发展模式的基本要求。 新模式创造新愿景 创新出版模式,转变出版增长方式,必将深入地影响出版事业、出版产业的发展轨迹。 特点定位、品牌经营、差异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我们的第1个愿景。出版生产力同日益增长的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出版的主要矛盾。作为出版工作者,我们要发展出版生产力,提高文化发展的贡献力,加大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就要围绕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做好创新出版发展模式的工作,创造出党放心、人民大众欢心、自己安心的工作业绩。 坚持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汲取世界文化,推动和谐文化,这是我们的第2个愿景。在全球经济1体化、文化融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同建设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都同创新出版发展模式,转变出版增长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相信,创新出版发展模式,转变出版增长方式,是实现我们这1愿景的重要条件。 科学发展出版产业,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的第3个愿景。出版产业的发展还存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改革中加以解决,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发展是出版的第1要务。而出版发展的关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出版发展模式,转变出版增长方式。这是出版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调和发展的出版产业的重要条件。 建立具有活力、竞争力、发展力的出版企业和出版团体,这是我们的第4个愿景。要在改革中为出版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体制机制的条件。要在出版资源的整合中重塑竞争力,构建新的出版发展模式。要在结构调解、品牌经营、人才竞争中实现出版发展模式的创新。创新出版发展模式,对培养我国标志性出版企业,塑造走向世界的出版企业,将产生10分重大的影响。 构成创新出版发展模式的价值导向,制定创新出版发展模式的政策支持体系,这是我们的第5个愿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出版发展全局,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结构创新、选题创新、管理创新。要构建、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创新氛围。要出台引导创新,保证创新,支持创新的政策,使创新出版发展模式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作者为吉林出版团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1)(2)(3)(4)(5)(6)(7)(8)(9)(10)(101)(102)